汲古•乡愁——张京华教授在汲古论坛上的发言

2020年11月21日 21:59  国学院    0    收藏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汲古论坛”第九讲“惟不能归,所以远望:中国文化中的乡愁”于2020年10月18日借助腾讯会议平台通过网络举行。本次论坛由喻静召集,李修建、谷卿主持,韩子勇、张京华、刘成纪、刘悦笛、蔡丹君主谈,共有300人参加。文章是张京华教授在本次论坛的发言的录音整理稿。

 

1

 

汲古论坛第九场:

 

 

惟不能归,所以远望:中国文化中的“乡愁”


召集人

喻  静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主谈人

韩子勇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教授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蔡丹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

李修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

谷  卿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时间

2020年10月18日14:00-17:00

 

腾讯会议ID

837 442 685

各位老师、各位学友,大家好!

刚才韩子勇院长讲得特别好,高屋建瓴,我就借助韩院长的余光,狗尾续貂,讲讲我的一个体会。

首先我要跟大家强调一下,古人是很注重“乡里”。我们今天会说到一个词汇叫做“乡巴佬”,其实“乡”这个字在中国古典里面是非常隆重的。比如说《周礼》里面就说过乡师、乡老、乡卿、乡大夫,“王大封,则先告后土,乃颁祀于邦国、都家、乡邑”。《孟子》里边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故国、故都、故乡,意思都相近。庄子谈“乡”也谈得非常多,说到“无何有之乡”,又说到“道德之乡”,都是很高妙的说法。

但是说到“乡”,其实也不止一个“乡”。可以有青山绿水之乡,也可以有文化传统之乡,甚至于也可以有天上永恒之乡。

我在这儿跟大家说一个我自己的事例:

我年轻的时候(刚才李修建老师介绍我了),我读本科的时候(我也只读过本科),我是住在北大的学生宿舍38楼213宿舍,那个时候十七八岁,我就突然有一阵子涌起一波乡愁来。我宿舍的窗户外边有一棵大槐树,有一阵子我就突然每天晚上熄了灯以后,就看着大槐树,我就盯着它看,我就想:我自己是一个什么人,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我们家从哪儿来的?那么,在此之前我从来不想这些问题,我不会想我的父母干什么,他们做什么工作,他们辛苦不辛苦,这些我都不会想。但是到了本科大概二三年级的时候,我突然就想这个问题。我的父母是黑龙江青冈人,我自己出生在北京,我从来没有去过我的老家。可是因为在文革后期我们全家下放到了江西,赣北永修县的云山,那时候我七岁到十岁,我对那个时候反倒有点儿印象。读本科那时候我的女朋友,后来是我的太太,她是北戴河人,然后我就虚拟这三个地方,一个是我在江西的童年时候的经历,一个是我在追我的女朋友,她的家是什么样的我想要知道,还有就是我从来没有去过的我自己的真正的老家。我虚拟这些地方,用了一个词汇“婕妤”,就是汉代女官的名字,虚拟一个人在给另一个人写信,一个叫婕的人,给一个叫妤的人写信,这两个人是姐妹俩,她们交流自己的家乡情怀。其实写信收信的婕和妤都是我自己,我就写了这样的一组散文,我把它叫做《入夜书简》。当时在我自己的体会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男生,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天然地会升起一种对自己身世的感悟。我回家问我爸爸,说咱们家有没有家谱,咱们家从哪儿来的?然后我就会想象自己的家乡,那种白山黑壤。其实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回过老家,但是就有这样一种情怀,大概就是意味一个人他有一种心态,他要给自己找一个着落,建立一个地缘。

这是我年轻时的一个体会,跟大家汇报一下。

 

2 

说完这个事例,我就跟大家再说一个材料。刘邦是彭城人,后来称帝,建都关中,他把自己的父亲、他叫“太公”,接到关中的长安,建了一个宫给他父亲居住。这个宫殿当然是比他家乡的普通老百姓的房子要阔气得多,但是有记载说太公并不高兴。《西京杂记》里记载说,“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作为一个太上皇,太公的地位已经无以复加了,给他建一个深宫,阔气得不得了,但他不高兴,说是他年轻时候的那些老朋友们都不见了,这些老朋友们以前一起做沽酒、卖饼、斗鸡、蹴鞠这些很低俗的事,要说怎么雅致那也没有。但是这些事情如果在身边就高兴,不在身边就不高兴。于是刘邦就建了一个新丰邑,可能新丰邑就相当于韩院长刚才讲的“乡愁小镇”。这个事就非常典型。一个人地位那么高,但是他还是一定要了结这乡愁才会高兴,一定要看见贫贱时的旧人跟他斗鸡他才痛快。

说完这个材料,我们还可以再回过来考虑一下,“乡愁”的“乡”这个字还有一个通假字,代指“方向”、“朝向”的“向”。就是说除了我们各自的家乡这个安土重迁的地方,我们还有一个朝向,还有一个方向,“乡愁”里边其实也包含一种倾向性、方向性。

我有时候读书会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比如说我们说到古代一个名篇《桃花源记》,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大家也都知道陈寅恪先生写了一篇《桃花源记旁证》,写得很漂亮,证明当年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有一个历史背景的,就是西晋末年的坞堡,人们要在乱世中保平安,就纷纷建立坞堡,那么陶渊明可能就在这个背景上虚构了桃花源。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清初的时候李塨李恕谷谈到《桃花源记》其实代表的是作者对三代文明的一种追求、对儒家立场的一种坚持,他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他将游庐山,闻东林寺钟声,蹙眉而返。陶渊明周围佛教那么盛,但他自己的文集里从来不带佛教的痕迹,李恕谷就认为这是典型的儒家立场,《桃花源记》里边讲“渔人”,讲“问津”,渔人问津,乘坐什么样的船,渡过什么样的河,通向哪里去?秦之先,三代也。返回三代,这是儒家理想的一个寄托。陶渊明因此也可以称得上是东晋的一位大儒。

还有我在湖南,读得比较多的是《爱莲说》,因为濂溪先生是湖南人。这篇文章说“出淤泥而不染”,大家会把这篇文章解释成一篇廉洁廉政的代表作,其实《爱莲说》里面提出有三条路供人选择,有人喜欢牡丹,有人喜欢菊花,有人喜欢莲花(就是荷花),作者在三者之中有一个选择:我跟道家不一样,我跟世俗不一样。这个选择其实也是表明了儒家入世有为的立场,所以《爱莲说》应该是表达了濂溪先生作为理学宗主的一个儒家立场。

还有比如说到《孝经》,《孝经》是孔子跟曾子讲孝的道理,曾子记下来,所以其实也是孔子的作品。那么大家都知道孔子的身世不太好,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稍微大一点儿母亲也去世了,等到他懂事的时候,他其实没有父母,没有父母他为什么写《孝经》呢?他想孝顺父母,往哪儿去孝顺呢?现在我们说“常回家看看,刷刷筷子洗洗碗”,认为这就是孝顺父母了,假如孔子想刷刷筷子洗洗碗,他给谁刷筷子洗碗呢?他没有办法。但就是这样一个父母都不在的人,传下来一部《孝经》,我觉得这里面就是有他的一个寄托,就是他让大家继承文化,继承列祖列宗所留下来的传统,就像《中庸》说的“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

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读到纸上的文字的时候,可能它里边会有一种寄托,寄托不在文字表面,而在文字的背后,这种寄托其实也是一种朝向,也是一种乡愁。

 

3

国学院 照

   说到这儿我就再跟大家说一个我自己的事例:

我在1999年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我就从北京出来,在河南站了一下,然后就到了湖南,最近这些年我们就在湖南的永州建了国学院。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惟不能归,所以远望”,在今天这个论坛里,可能我是走得够远的一个人,我现在在湖南的永州在跟大家讲话,刚好就是“不能归”,可能我是特别符合这个主题吧。可能喻静老师知道我北人南向,知道我有这样一个经历,所以专门把我点过来,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跟大家见面的。唐代岑参有一句诗,“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在大家都往北京走的时候,我过了淮水,又过了江水,还过了湘水,跑到湘南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来了。

湖南永州这个地方,古人说“二水为永”,凡是有两条水汇合的地方,所建的城市都叫“永”,永州这个地方就是潇水跟湘水的汇合,所以这个地方雅称潇湘。古代这里有潇湘门、潇湘楼、潇湘关、潇湘驿、潇湘阁、潇湘馆、潇湘庙,有很多以“潇湘”命名的地方。我这里有两张照片,一个就是潇湘合流处,古称“湘口”,是我用手机拍的一个实景。还有一张照片是在潇湘合流的地方,刚好河水冲积出一个椭圆形的小岛,这个小岛在清代至今建了一个书院叫做蘋洲书院。我们就在这样的地方建了一个国学院。

说到潇湘,古人有无数的吟咏,我认为南朝柳恽的《江南曲》可能是最优美的。“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这两句后来被我挂到蘋洲书院山门两边对联上了。(丁国婧帮忙放一下蘋洲书院的山门。)

其实从《九歌》以下比较早的吟咏潇湘的人是汉代的张衡,张衡张平子的《四愁诗》有这样一首说:“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美人赠我青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这就是张衡的乡愁。他说他有一个仰慕的红颜知己,住在苍梧的桂林,想去找她,但是去不了,太远了。大家知道潇水之所以叫做“潇”,是因为它清深。“湘水深”,“湖南清绝地”,有那么一位红颜知己,她品性清绝,但是张衡说他去不了,只能留下来《四愁诗》。“四愁”可能并不是真的,或者说张衡在诗中虚拟了在南岭苍梧之地有一位自己的红颜知己。那么我就跟张衡不一样,我来了就读张衡的诗,但是我跟他不一样,我是来了,但是我有没有见到红颜知己,能不能见到红颜知己,还不太清楚呵。我扑到潇湘来,在这里写了《零陵诗草》,也写了《湘妃考》,同时建了国学院这样一个教学与研究的单位。我也不知道美人找得到找不到,有还是没有,将来会怎么样,一切都在一种倾向性的过程当中。

4

潇湘清绝

 

张衡的《四愁诗》体现出了古人的一种文学创作规律。从屈原大夫,到太史公,到张平子,他们的作品里面都有一种想象,在自己去不了的地方,想象出来一种寄托。想象在辽远清绝之地,人群中可能得一知己。

说到想象,我们也知道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学者、一个士大夫,叫做宋迪,他画了一组图,叫做《潇湘八景图》,配上诗,用书法题写在上面,所以也是绘画、书法和诗歌三者的合璧。“八景”这种意象后来就流传到全国各地,甚至于整个东亚,流传到古代的朝鲜和古代的日本,甚至也包括古代的越南和琉球。那么,这些国家的人他们通常是来不了湖南的,但是他们借助宋迪以及其他文人的“八景诗”和“八景图”,想象出在他们眼中最美的意象,就是潇湘,所以“潇湘八景”在东亚有很高程度的想象的成分。

北方人曹雪芹写《红楼梦》,女主角林黛玉所住的地方一定要是“潇湘馆”,暗喻湘君、湘夫人,也是一种寄托。今天在潇湘我们继续这种寄托,这种想象,现实中似乎若有若无,在古代也是若有若无,其实它也是一种乡愁。

就一个人而言,首先他要让自己拥有才情,有了才情然后怎么样呢?就是在内心渴望一种回应,如果找到了这种回应,就叫做知音、知己。一个人,才情再好,他也需要有一种回应,需要建立一种关联。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关联,文化也是一种关联,万物之间也是一种关联。因为关联,而建立秩序。在关联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万物无所不包的秩序,这就是我们义理上讲的“理一分殊”、“月印万川”。世界是这样构成的,我们努力在追求、在寻找这样一个世界。今年疫情突发,情况严峻,世界或者回归有秩序的文明,或者文明毁灭。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注意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是过去大家很常见的文章。赫胥黎有一篇讲演稿,翻译成中文题目叫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后来因为严复把它编译出来,改名《天演论》,非常出名。西洋人会想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马斯克就弄一个星链,升到天上去,他们搞这些。而我们中国人搞些什么呢?大家知道钱穆钱宾四先生,他在去世之前几个月留下了一篇最后的遗稿,题目叫做《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就是说,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它站在哪个地位上,能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钱先生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其实也是他的一个寄托,是他的一个渴望,所以也是他的乡愁。

文化是固定人群的长久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生存方式。我认为,所谓“文化”一定是有固定人群的、长久的、有秩序的、相互关联的一种生存方式。如果不能长久,不是固定人群所拥有,不是相互关联的,那就不是“文化”。

 

5 

刚才韩子勇院长说到他不太清楚00后的想法,我也有同感,00后不好理解,我觉得自己和00后彼此就如异国他乡的人。00后可能代表一种趋向,从00后往后的文化有可能会越来越变得没有文化。没有文化,没有乡愁,没有根基,没有秩序,没有固定的人群,也不需要长久,那么他就变成了一种悬浮在空中的宇宙尘埃。你不知道他属于谁,他甚至于不属于地球。当然,如果每个人都变成了宇宙尘埃的话,或许也可以自我欣赏,也可能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具有价值。如果你变成了马斯克的星舰,你就很牛,可是万一不是斯克的星舰呢,你就真的变成宇宙尘埃了。那只是宇宙中的一种原材料,也是现代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原材料,那就了无价值。

所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回到乡愁上,要有着落,没有着落,就不可理喻。乡愁就是一种联系,就是一个纽带,它从传统中发生,最后把大家牵起来,牵在价值上,有这个东西,人才有价值,或者说人生才有意义。那就是说,为一个愁绪,为一个想象,为一个寄托,为一种理想,为一种渴望,为一个知己,我们生存着。

以上是我理解的乡愁。谢谢主持人!耽误大家好多时间,不好意思。说得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录音整理:国学院赵雅文)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