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学术研究》多卷本著作出版问世——杨金砖《潇湘学术研究·序》

2020年11月12日 20:14  国学院    0    收藏

杨金砖《潇湘学术研究·序

白云苍狗,日月如梭。一晃眼的功夫,我离开学报已是15载光阴。在过去的15年里,尽管很少有时间去编辑部闲聊,但是,每期新刊出来,张京华主编总是派人送我几本,这让我非常感动。因为这不仅让我在第一时间读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新刊,也让我的几位好友也能如期分享到这一文化盛餐的快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最早创办于1980年,其名曰《零陵师专学报》。当时唐朝阔先生任主编,杜方智、黄裕民、周正仁等为副主编,筚路蓝缕,餐风宿露,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与栽培下,《零陵师专学报》由一粒不起眼的种子,而发芽成长,渐渐成为一棵茁壮的幼苗,而后又经胡宗健、张作飞、高城英、王田葵、陈松柏等人的加盟,《零陵师专学报》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遂于1998年秋正式公开出版。后来,又因学校升本,校名的变化,学报也随之由《零陵师专学报》更名为《零陵学院学报》。至2004年春夏之交,学校再度更名,于是,学报又由《零陵学院学报》易名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纵观学报近40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速度最快,其影响最大的则莫过于张京华教授接任学报主编的这15年时间。这15年时间里,张京华教授紧紧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创办地方特色栏目,并且利用学报月刊出版周期快,每期容量大的特点,在国内期刊界率先刊发有研究深度的巨制长篇和专题系列,这种大胆尝试,体现了办刊者的国际视野与学术担当。因此,自2005年以来,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上不时读到几万字一篇的深度宏文,真是令学术界耳目一新,两眼放光。

尤其是紧紧围绕湖南科技学院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依托优势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科的构想,《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在办好原有的“柳宗元研究”与“舜文化研究”两个专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掘了“濂溪理学研究”“摩崖石刻研究”“潇湘八景研究”“潇湘古镇研究”“九疑琴派研究”“女书研究”“阳明山文化研究”“零陵文史研究”等八个新专栏。在过去的15年间,共推出数百篇论文,洋洋数百万字,不仅为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申建,为阳明山对台交流基地的报批,为柳子街、老埠头历史文化名街的规划保护,为濂溪理学研究的开展,为舜文化、柳文化的持续开掘,为永州地域文化的深度梳理,为学校优势文科品牌的煅造,可谓是功莫大焉,贡献巨大。

从小处上说,学报专栏的开设,弘扬了传统文化,提振了民族精神,擦亮了永州地域的文化品牌。在20年前,凡提起永州,在人们的脑海里所呈现的大多是柳宗元笔下的《江雪》与《捕蛇者说》的场景,认为这是一个地域偏远、文化颓废、环境险恶、经济落后的蛮荒之地,是流寓文人和失意士子的贬谪之所,是毫无生气的穷乡僻壤。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持续探究与发掘,尤其是近15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地域文化研究专栏的强力推进,以及永州地域文化研究者的辛勤耕耘与艰苦跋涉,相继在舜文化、柳宗元文化、濂溪理学文化、女书文化、永州石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众多可圈可点的业绩,引起了政府决策层的高度关注,继而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使人们对永州的认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发现这里不仅有绝美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是有其璀璨无比的人文遗存与历史文化。

譬如:在道江盆地的福岩洞里出土了47枚距今8-15万年的古人类智人牙齿化石,在玉蟾岩里发现了距今2万年左右的陶器碎片和11粒人工栽培稻谷,在零陵黄田铺发现了一处距今2万年左右的原始人类构建起来的石棚遗址,以及坐果山遗址与望子岗遗址的发现,在永州地域内构筑了一条非常完整的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脉络图。

刘禹锡在《送周鲁儒序》中也说:“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其实,潇湘间的清慧之气,并不仅仅源于其自然山水,更源于虞舜而来的文化滋养。

虞舜南巡所带来的除了对南岭区域苗瑶民族的安抚,对大同理念的普及与推广,更是南北文化史上的一次交汇融通。舜帝最后因疲劳过甚而累死在苍梧之野,葬之于江南九疑。但是,虞舜所开创的仁慈宽厚、勤政爱民的“五常之教”,则在潇湘流域这片土地上传播流布开来,成为永州地域最为独特的一段文化基因,深深地根植于永州百姓的思维体系与行为规范之中。

也是因为舜葬九疑,自禹而后,历朝历代祭祀虞舜者不乏其人,从而,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随着祭祀队伍的南下而集结九疑,因此,潇湘流域因南北文化的不断聚集而枝繁叶茂,遂成五岭区域的一大文化重镇。屈原、司马迁、蔡邕、谢朓、李白、杜甫、元结、柳宗元、韩愈、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解缙、王夫之等,或寄居于斯,或游历于此,慷慨吟哦,写下了不少流芳千古的绝妙佳作。尤其是柳宗元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在其人生仕途最为困苦的十年时间里,因永州山水与人文的滋养,于困厄中坚守,于寂寞中前行,于孤独中奋进,在孤独幽愤中创作出了他人生旅途上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辉煌——从仕途上的江湖之远的囚徒进而成就为文学庙堂上的一位高山仰止式的盟主,成为与韩愈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日本还被列为影响世界文化进程的100位思想家之一。

因外来文化的熏陶,从永州本土走出的忠臣良将与文化大擘亦不乏其人,如黄盖、蒋琬、刘敏、周不疑、怀素、李郃、史青、周敦颐、陶岳、路振、周尧卿、陶弼、乐雷发、何绍基、席宝田、王德榜、唐生智、李达、陶铸、江华等,无一不在历史上曾有过其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元公周子,以其独到的学术探究,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开宋明理学之先河,成湖湘学派之师祖。更有意思的是湖湘学派的几位开山大儒都与永州有着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如胡安国于绍兴初年以“徽猷阁待制知永州”,以文学饰吏治;张栻因其父张浚两次贬谪永州,而在永州寓居十年,并与本土理学名士张纡、严昌裔等交游甚深。据《零陵县志》《永州府志》均有“胡宏墓葬永州”之说,且其后人皆入籍永州。也许正因如此,方有岳麓书院里的那副楹联:“吾道南来,源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但从大处上看,学报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去开辟地域文化专栏,发掘地域历史,并不是炫耀其过往的人文故事,而是重在理清文化脉络,寻找文化自信,培养文化新人。据统计,在其10个专栏所刊发的327篇文章中,涉及国内外的作者共计近200人。而在这近200名作者队伍中,有学界大老:如史学泰斗李学勤,舜学专家孟祥才,柳学鸿儒卞孝萱、孙昌武、王国安,湘学名流梁绍辉、王兴国、朱汉民等;有域外学者:如日本的户崎哲彦、小池一郎、堀川贵司、小峰和明,韩国的赵殷尚、孙兴彻,以及台湾地区的王基伦等。他们的研究或穷究事理,或探索源流,或证据古今,或洞析玄奥,无论是微观上的文本辨认,还是宏观上的学术争鸣,其别开生面的学术思想,读来无不让人眼睛一亮,茅塞顿开,大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诚然,学报开辟专栏,并不仅仅是为刊发几位名家大腕的稿件,更重要的是对青年学人的栽培和关注。人常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弱,则国强。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开掘,若没有大量青年才俊的加盟,没有新鲜血液的不断流入,其再好的文化也必将断灭毁弃。张京华教授身居主编之职,深知培养青年学人的重要,因此,在地域文化专栏里,大量刊发青年学子与本土学人的稿件,以激发其从事本土文化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便有了如李花蕾、彭敏、汤军、侯永慧、陈微、敖炼、邓盼、冉毅、欧阳平彪等一大批孜孜不倦而潜心于地方文化开掘的青年学人,他们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的地方文化专栏起步,然后描准一个方向,深深地扎根于某一专题研究之中,进而成为独当一面的学者。看着这批青年才俊的成长,也让我更真切地感知到学报不仅仅是一个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的窗口,更是一个培养学术新人的摇篮,启迪学术思维,凝聚学人共识的平台。

也正是因为对大量校内外青年才俊的培养,以及地域文化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的“舜文化研究”与“柳宗元研究”两个专栏被评定为湖南省优秀理论专栏而获省委宣传部的表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也因此而被评定为全国高校学报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这些佳绩的取得,也足见其办刊理念思路的正确与独到。

时至2019年春,在全国学术期刊普遍追求品位与品质的大趋势下,学校毅然决定学报由目前的月刊退回到15年前的双月刊时代,并压缩版面,全面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一切以稿件质量为准绳,以学术价值为至上追求,这无疑对学报向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进发而奠定基石。但是,随着刊期与版面的缩减,首当其冲地将是地域文化的专栏的取消,再然后是青年学人培养功能的消减,势必进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二律背反的逻辑怪圈,于此,我真不知道是舍鱼而求熊掌?还是舍熊掌而求其鱼?高明之举是否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我心里没有底数。

在这“今是而昨非”的论争中,学报编辑部的呙艳妮老师,劳神费力,耗时数月,将近15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上地域文化专栏里的所有文章进行列目汇总,然后一一订正,细加挑选,重新整理,遂有读者诸君案头的这部三卷本的《潇湘学术研究》,其良苦用心,皇天可鉴。

古人云:不聚涓滴,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今天的聚源成流,才能明天的汇流成派。这些地域文化的篇什,虽非篇篇孟津之珠,但其绚丽文思与独到见解,皆于文字之中,读者诸君在开卷翻阅时自会体悟其中的妙道,无须本人在此多言。而我唯望潇湘文化之花灿然开放!

2019年6月8日深夜于西山寒舍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