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书院经典国学第二讲

2019年09月24日 14:14  国学院    6    收藏

濂溪书院经典国学第二讲

国学老师讲国学,濂溪书院话濂溪。时隔半个月,国学院的师生再次来到了濂溪书院,国学院周建刚研究员带领他的两位学生,为当地的中小学生讲述濂溪先生的经典著作,以及后世对他的一些评价 ......一、关于濂溪故里濂溪书院分布甚广,但濂溪故里却只有一个。濂溪故里位于今湖南道县,濂溪古称营水,系潇水一级支流,发源于都庞岭东侧月岩林场天岭冲东北,流经清塘、营江等乡,至道县县城西关桥汇入潇水。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出生在濂溪流经的清塘乡楼田村,故后来在周敦颐五十五岁时,因感染了瘴疠,辞官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将门前的小溪也命名为家乡的“濂溪”。所以后世称其为“濂溪先生”,其所创学派也被称为“濂溪学派”。二、关于“濂溪学派”“濂溪学派”是北宋周敦颐等人创立的理学学派,也称“濂学”。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从学者众,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亦游于门下。在宋代濂、洛、关、闽四大理学学派中,濂溪学派被列为首位。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尊立太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东林列传》卷二《高攀龙传》)。濂学以其开创理学之功,在封建社会后期盛行不衰。三、关于濂溪先生周濂溪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诚”字。“诚”是他关于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达。在周敦颐看来,“诚”是宇宙存在的根据,是宇宙的本体,这也就是天道本体论。“诚”所体现的心性本体论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人的伦理道德。周濂溪之所以如此推重“诚”,就是坚信人类具有真诚善良的本性。他发挥了《中庸》中关于“诚”的思想,从宇宙论进而推演出人道观,建立了以“诚”为本的伦理道德学说。周濂溪先生的教育思想包括三方面,一是“教人向善,进德修业”的教育目的。二是“六经为主,以诚为本”的教育内容。三是“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的教育方法。而其社会政治思想可以归纳为德治与刑治两个方面。他指出圣人以天道为法则,主要是以政养万民,德治是最好的养民方法和手段。他主张“慎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轻易使用刑治。

黄庭坚对周濂溪的评价是这样的:“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周濂溪为人为官正直清廉,性情朴实,不受世俗利诱,洁身自好。“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其家乡人评价他“信古好义,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