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的摩崖石刻与国学院的石刻传拓

2019年09月24日 10:54  国学院    0    收藏

永州的摩崖石刻与国学院的石刻传拓



在刻石文化一处,历来都是北方胜于南方,不论是石刻起源的时间,还是石刻的历史分布,不论是刻石的数量,还是刻石的质量,北方以其历史、文化的优越性在刻石文化领域先于南方甚远。然而湖南一省的摩崖石刻却自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尤以永州一带的摩崖石刻为著。永州的摩崖石刻资源数量丰富,历史悠久,与山水相融相胜,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有着丰厚的内涵和价值。

(一)永州的摩崖石刻资源

永州多山水,山水相依,景致绝佳,而山为石山,又加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溶洞遍地,故而给摩崖石刻提供了先天条件。且永州自古是水路发达,加之唐宋以来,流寓者甚多,这些文人多题咏其间,磨勒上石,故造就了永州摩崖石刻兴盛的现象。这是永州摩崖石刻积累千年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

永州在唐代有刘禹锡、元结、柳宗元、皇甫湜至此,留下石刻。到了两宋期间,更有寇准、苏轼、苏辙、宋迪、曾布、邢恕、黄庭坚、张耒、杨万里、范成大、胡寅、邹浩、范纯仁、范祖禹、陈与义、汪藻、张浚、张栻、胡铨等诸多名流或贬谪或调任至此。明清以来,永州荒蛮之地得以开发,不再是贬谪之地,更多的是平级调动,因而明清以来的仕宦心理呈现异于两宋,身份上也以普通官宦居多。流寓至永州的士人官宦是摩崖石刻创作的主体,这些外来的学者官员留下数量众多的摩崖石刻。当然本土圣贤之士,也有许多题名刻石者,如周敦颐、何绍基、欧阳泽闓等等。

清代陆增祥对永州石刻有较为全面的统计,其著作《八琼室金石补正》有关永州摩崖景地的著录有18处之多。又据韩锐《语石校注》,永州摩崖石刻景地增至26处,另据永州市文物处2006年统计,又增零陵福仙岩,冷水滩黄阳司,祁阳雷泽洞、栖真岩、隐仙岩,东安沉香庵、诸葛岭,双牌渠清岩,宁远逍遥岩、象岩、无为洞、飞龙岩、紫霞岩,道县中郎岩、状元山、龙珠洞、华岩,江华秦岩、宝山岩,江永层岩、月陂岩、麒麟岩、同岩。此外,还有一些岩刻陆续被发现,比如2014年发现的永州零陵拙岩摩崖石刻。总之,据古籍索引及现代普查、探索推算,永州摩崖石刻的总量应该在2000幅以上。如此浩然壮观的摩崖石刻数量,为研究摩崖石刻这一类型文物提供了极为有力可靠的支撑。

永州摩崖石刻的特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现状遗存及地理分布来看,呈现成线成片的特点。由于永州地貌有水石相依的特点,河流水系之侧往往多摩崖,比如潇水沿线的九疑山摩崖、含晖岩、朝阳岩,湘水之畔的拙岩、浯溪碑林,分布于水流之侧的还有阳华岩、寒亭、暖谷等等。而城市周围的摩崖石刻以及隐藏在山野间的摩崖石刻,连接起来呈现片状特点。

从时间坐标来看,又呈现阶段性特点。先唐至唐代的开辟、两宋的理学之风、明代的追慕前贤、清代的金石考据兴盛。先唐至唐代的开辟时期,以唐代为例,开辟的摩崖石刻有浯溪、阳华岩、朝阳岩,元结是这些摩崖的开辟者。宋代为永州摩崖石刻的流衍时期,柯昌泗《语石异同评》中有:“北宋迁谪名流,大半途出湖南”。两宋是中国文治的顶峰,而党争亦持续不断,永州是贬逐官吏的重要场所。流寓的名臣,有邢恕、范纯仁、黄庭坚、邹浩、汪藻、苏轼苏辙兄弟、范祖禹范冲父子、张浚张栻父子、杨万里杨长孺父子、胡安国胡寅父子、蔡元定蔡沈父子等等。于是凡贬谪者往往升华出名篇佳作,“一到潇湘必有诗”矣。明代摩崖石刻体现追慕前贤的特点。明代受理学思想影响,官员看重以文载道,移易风俗。尤其正德以后,历任永州知府,大多能诗工文,推崇先贤遗绪,往往刻石纪咏,诗文颇丰,摩崖上的诗文在元代衰落后一时兴盛起来。清代兴盛考据学,在金石学上也相映呈现。金石学著作丰富,如王昶《金石萃编》、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宗绩辰《留云庵金石审》、叶昌炽《语石》,延及民国,柯昌泗《语石异同评》、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等等,无不有大量篇幅与永州摩崖相关。总之,永州的摩崖石刻各阶段各有特征,而以宋、明、清三代数量最多。

从摩崖石刻的内容分析,各处摩崖石刻均自有其主题。浯溪碑林有唐以来碑刻近五百方,黄庭坚、米芾、董其昌、吴大澂等都留下墨宝,而其中一半以上都与元结、与《大唐中兴颂》有关。浯溪以“大唐中兴”为主题,兼及后人对元结的纪念。朝阳岩由《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得名,也是由元结开辟,朝阳岩的主题是追慕汉魏先贤,后人以先贤、寓贤为主题。月岩以纪念周敦颐和理学为主题,主题纯粹鲜明。拙岩藏于湘江之畔的石壁,以儒家隐逸为主题。月陂亭紧临甘棠村,又有文天祥的“忠孝廉节”榜书,其主题是甘棠人文与忠孝。等等。

摩崖石刻是永州市不可多得的优势特色资源,但是数十年以来,损毁严重,令人叹息。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自成立之前,就十分关注永州的摩崖石刻,对其作出了大量的研究,也呼吁政府和社会重视摩崖石刻的保护。

(二)国学院的石刻传拓课程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已成立三年,课程内容上一方面研习传统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开设有古琴、汉服缝制、书法绘画、石刻传拓、古籍整理、田野考察等特

色课程。与永州的摩崖石刻相关的课程有《碑拓入门》、《田野实践考察》、《永州地方文献与石刻文献》等。这些课程将当地摩崖石刻资源与课堂教学、课余研究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在国内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中较为少见。

《碑拓入门》重在理论的介绍与学习。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对金石碑拓学有较为系统的讲述,包括对刻石的历史,金石学历史的梳理,拓片的制作流程及传拓工具介绍,摩崖石刻综述,历代的石刻及书法欣赏等等。在课堂上,采取PPT讲解,视频播放,实物展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印象。碑拓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不管是拓印技术还是拓片的收藏、鉴赏,都是文化气息极其浓厚、高雅的一门学问,无不受到传统士人、学者的追捧推崇。国学院开设此门课程,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味,也与本地摩崖石刻资源结合起来,为研究地方文化打下理论基础。

《田野实践考察》重在实践操作。田野实践考察是做学术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最重要步骤,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本门课程通过制作拓碑工具、田野实践考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本课程在户外开设,会遇到一些课堂上未曾见过的问题,因此也锻炼了学生实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田野实践考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做学术的艰辛与细致,也会遇见山河美景,受到自然的熏陶。本课程的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永州的摩崖石刻,对永州的石刻进行实地考察,包括画示意图、编号,统计数量,拍摄照片、视频,制作拓片等具体步骤。

《永州地方文献与石刻文献》重在学术研究。此门课程通过搜集当地的古籍文献,研究当地的文化,来宣传和发扬永州的特色文化。永州零陵为湖南四大古郡之一,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因地处湘西南,山岭环绕,留存了诸多明清古村落、古遗迹,有相当一部分文献散落乡邦。本课程不遗余力对永州的地方文献进行搜集、研究,诸如家谱、别集等等,尤其注重石刻文献的研究。石刻文献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是对古代金石之学的继承,也将对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做出应有的贡献。关于摩崖石刻的研究,涉及文献学、文学、史学、哲学、考古学等学科知识,可以说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而这种学术研究,正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也与国学院融汇贯通文、史、哲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三门课程在做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先后顺序,且各有侧重,但是又互相交叉,不完全分离,促进知识和方法的融合与消化。国学院的石刻传拓教学不仅在于传拓技术的练习,更在于学术方法上的训练;不仅在于学科知识的完善,更在于学术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永州的摩崖石刻资源与国学院的系列课程结合起来,能产生大批学术成果,也将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无形而深远的贡献。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