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华教授论文《作诗的使臣》在顶尖核心期刊推出

2018年09月14日 20:35  国学院    0    收藏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张京华教授的论文《作诗的使臣——湛若水与安南君臣的酬唱》在《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首篇位置刊出,冠以主编按语,文长10节45页45000字。论文通过明代正德七年(1512)湛若水出使安南(今越南),与安南君臣作诗唱和的线索,进而揭示古代中越文化交往的复杂性和深层本质。引证70余种文献,随文纠正15家学者解读文献之误。认为学者所常言的中国文学对东亚各国的影响、传播,或东亚各国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受容,尚有真实而复杂的一面。        

主编按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我们当今的识谱系提出了挑战。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的“西方中心主义”世界史写作传极大左右了我们“想象世界”的方式,我们动辄“中西对举”,而常常跳过了者说忽略了中西之间辽阔的“中间地带”及其人民的生活。这种知识倾向样反映于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偏重西方文学尤其是英美文学,忽视非西方学,而最为关键的是以西方近代的文学尺度来衡量非西方文学,此外就是泥于别史研究,而忽略地区史乃至全球史的观照。另一方面,当今有关“文学非文学”的定义及其功用,只是西方近代以来社会分工导致的学科分野,此之前,无论东方与西方,对于“文学”的定义及其功用的理解可能大为不同。       

本刊提倡文学的历史社会学研究,重视中外文学一文化美系史研究,近五年来刊出十数篇有关“中国及其周边”的长篇论文,形成了一支致力于“东亚地区研究”的力量。本期本栏两篇论文《作诗的使臣——湛若水与安南君臣的酬唱》和《文本的重量——权近〈应制诗〉的成书、注释与阐释》均涉及古代东亚的“诗与外交”。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尽管时代不同,当今外交话语由委婉而近于直陈,但它依可以从这种“专对”的东亚传统外交话语中获得一份启示。  

内容提要:明代名儒湛若水出使安南,册封安南国王,其间正副使与安南国王唱和诗八首,安南大臣送行诗十首,翰林院同僚等唱和三十九首,在安南史籍或记录全文,在明朝文献则隐约不显。此事既关乎个人境遇,亦关乎国情国势,同时也关乎文学源流与文化命运。诗赋唱答是古代东亚各国外交中的重要表象,诗意是模糊的,但格律技巧仍可以分别高下,明朝使臣的“唐律”不如安南君臣,表明当日两国间汉字文化的状态并非简单的传播与接受。古代安南与古代朝鲜也不是单纯地理上的周边国家,而是自古有中原华裔的直接介入,因之与明朝也不是单纯的“夷夏”关系。湛若水《三妇辞》云:“大妇厌糟糠,中妇足粳粱。小妇何绰约,装金调玉浆。愁乐各未终,微日落阴冈。”明朝与安南乃至朝鲜都各自面临着自己的内忧外患,因之无论双方如何博弈,宏观上看,仍属汉字文化圈内的竞技,并且面对着同样的存亡荣辱休戚与共的命运归宿。            

编排:文婷婷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