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先生好古琴

2018年04月25日 17:51  国学院    0    收藏

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字茂叔,后世称“濂溪先生”,又称周元公、周子,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曾任桂阳县令、永州通判、江西南安军司理参军等。北宋理学鼻祖、文学家、古琴家。弟子有程颢、程颐两兄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一) 周敦颐雅好古琴  阅读《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可知,周敦颐雅好古琴,自己也提到与古琴相伴。另外,濂溪友人蒲宗孟、后世之人都曾提到周敦颐与古琴相关的条目。周子《通书》中有《礼乐》、《乐》等篇目,这也是周敦颐的音乐思想观。周敦颐通过古琴与古人对话,与天地对话,悟道,参透人间的真谛。周敦颐的礼乐思想,尤其是琴乐思想,理学弟子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如朱熹最早提出琴侓学,蔡元定的十八律等。由于周敦颐遗留著作较少,故提到周子与古琴的资料有限,只能从诗词及墓志铭等去考证。     

周敦颐《书堂》诗和蒲宗孟《先生墓碣铭》中有关周子抚琴的记录:《书堂》诗云:“ ……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先生墓碣铭》:“……乘兴结客,与高僧道人跨松萝,蹑云岭,放肆于山巅水涯,弹琴吟诗。经月不返。……” “书堂”的缘起,嘉祐六年,周敦颐在赴虔州途中时,经过庐山,因风景幽静、美丽,便有卜居之意。晚年时定居庐山莲花峰下,在山麓建筑“书堂”。“书堂”成为以琴会友,雅集重要场地。    周敦颐友人及学者诗词中描述周敦颐弹古琴的情景:赵抃《题茂叔濂溪书堂》云:“固无风波虞,但觉耳目快。琴樽日左右,一堂不为泰。经史日枕藉,一室不为隘。”黄庭坚《濂溪祠并序》云:“溪毛秀兮水清,可饭羹兮濯缨,不渔民利兮又何有于名。弦琴兮觞酒,写溪声兮延五老以为寿。”宋代文人士大夫都爱好弹琴。如欧阳修、范仲淹、苏轼、黄庭坚等都是古琴家。经常以琴会友,雅集。周敦颐会弹古琴也是很自然的。从以上文献可知,周敦颐与古琴相伴,寄情于自然山水,以琴怡情养性,禅琴悟道,著书立言,继往圣,开来学。  

(二)周敦颐因琴与名家结缘    周敦颐与众多文人琴家都有交往,如范仲淹、赵抃、王安石、胡武平等。朱长文《琴史》卷五共收录北宋琴家九人,如太宗、崔遵度、唐异、范仲淹、欧阳修、赵抃等,专门列了琴人传。周敦颐的母亲在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过世,葬于润州。周敦颐在润州三年守孝期间,结交、认识了范仲淹、胡武平等人,周敦颐与好朋友赵抃琴家交往事迹很多文献都有记载。《宋史·周敦颐传》:“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同时诗词也描写了周敦颐弹古琴的情景,琴的技术是比较高的。赵抃《同周敦颐国博游马祖山》云:“晓出东江向近郊,舍车乘掉复登高。虎头城里人烟阔,马祖岩前气象豪。下指正声调玉轸,放怀雄辩起云涛。联镳归去尤清乐,数里松风耸骨毛。”周敦颐和王安石会晤,文献记载有两次,一是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周敦颐在润州守孝期间;二是嘉祐五年(1060),周敦颐奉调入京,两人长谈几天。王安石对经学研究很深,两人互相交流。周敦颐作了《通书》。    

周敦颐雅好古琴,与范仲淹、王安石、赵抃、黄庭坚等琴家交流。文以载道,琴以载道,应该会受到他们思想影响。特别是周敦颐古琴琴学思想中的“淡、和”等琴学观念,对以后的琴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字编辑:张阳 朱梦雅)  (图文编辑:刘思捷)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开发者协会